2021年中国旅游业或现三大变化
点击图片 复制微信号:
复制成功
微信号:
添加微信好友, 了解更多外挂信息
2020年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社会流动近乎停滞,旅游业遭遇“冰封”时刻。下半年,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中国旅游业逐步回暖,但出入境旅游依旧处于寒冬中。
纵观全球,旅游业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。疫情发生以来,中国国内游和出境游出现断崖式下滑。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,中国国内游客约12亿人次,同比下降62%;而出境游客仅50万人次,同比跌幅达78%。
以中国大型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为例,2020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,携程累计退订数千万订单,涉及金额超31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
在携程、去哪儿网等大型旅游服务平台勉强度日之际,已有很多中小型旅游企业倒在了行业的“寒冬”里,大量旅游业从业人员处于待业状态。
好在中国用极短时间就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。进入5月份,久违的人间烟火回归,更多民众选择出去走走,感受春暖花开。
目前,中国国内旅游已基本恢复到疫情暴发前水平。但限于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及国内疫情防控需要,中国出入境旅游复苏尚待时日。
截至10月份,2020年中国国内航线%。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,2020年下半年旅游业收入将达到2.12万亿元,较上半年增长231%。中国旅游业在2020年走出一个“V”字型。
梁建章向中新社记者表示,虽说出境业务受到很大影响,但是受疫情影响的一两年空缺,反而是国内旅游发展非常好的机遇。携程将深耕国内,心怀国际。“我们会做好准备,未来以更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国际旅行业舞台上。”
市场研究机构埃森哲针对全球旅游市场设定了“强劲复苏”“疫市共存”“市场低迷”“至暗时刻”四种发展情境。
考虑到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回暖,埃森哲预计,中国旅游业不会出现“至暗时刻”。对国内旅游业而言,未来更可能呈现“强劲复苏”或“疫市共存”。但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尚未得到控制,国际旅游市场波动仍会持续。
“原本高频出境游人群,会找一些国外目的地的替代品,这当然就是中高端有特色的度假型目的地。”梁建章向中新社记者分析,目前看,国内旅行将比往年更加亮眼。旅客省下的很多出境游机票费用,都可以花在酒店上,也可以花在更高端的旅游服务上。因此,旅游企业应该深耕产品、小而美的内容、供应链和服务。
国内游将成为旅业主引擎。当前,中国民众消费信心已经回升。中国提出构建“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,并着力拉动国内消费以推动未来经济增长。鉴于国外疫情仍在蔓延,未来国内游将在中国消费者支出中占据重要份额。
“即兴游”转为“计划游”。出于疫情防控需要,当前很多国内旅游景点需要控制旅游人数,实行预约游览,这意味着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越来越少。游客现在必须提前计划和预订,且需通过数字渠道完成。这在今年国庆假期已经显现。
“自助游”和“免接触游”将走俏。后疫情时代,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卫生更加重视。一项调查显示,近一半的中国游客在计划旅行时,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视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。和陌生人接触少的自助游、小团游、定制游将受到欢迎。(完)
上榜民企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的10家民营企业,在2019年至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三年平均增长率平均值为49.25%,增长速度惊人。
火星北部平原底下可能有一个直径约4000公里的活跃地幔柱,该地幔柱会引起火星壳抬升,并将热岩浆送到火星表面。
通过研究一种叫做μ子素的奇异原子,研究人员希望“行为不端”的μ介子能揭示物理学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秘密。
英国研究人员绘制出了果蝇幼虫大脑内3013个神经元和544000个突触的完整图谱,是迄今最大的全脑连接体。
随着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,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,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,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”
基于脑电、语音、表情等生理、行为信号的人工智能诊断新技术,其诊断准确率能达到70%—90%。
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“会师”,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。
面临低温、暗夜双重考验,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合力以最可靠、最安全、最温暖的方式迎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凯旋。
世界卫生组织2日表示,奥密克戎毒株仍在全球广泛传播,目前还没到宣布新冠大流行紧急阶段结束的时候。
随着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,以及相关市场的发展壮大,利用语音识别疾病也引发了更多关注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处理。